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武汉 黄石 襄阳 荆门 宜昌 黄冈 鄂州 十堰 孝感 荆州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湖北公务员考试网首页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2015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环境保护

Tag: 2015湖北公务员申论热点 2014-11-29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背景链接】
  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对中国来说,最突出的问题是水、大气和土壤污染,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关系到人们健康,也关系到食品安全,中国政府必须负起责任,向这几个重要领域的污染宣战,用决战决胜的信心、措施来治理污染。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这段话彰显了中共中央关注生态文明、共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决心。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的《环保法》第五条指出,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新版环保法确立了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由原来规定环境保护工作要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到现在的坚持经济发展要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这第一次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位置,同时亦是立法理念的重大转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这就把保护环境提到了新高度。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权威论述]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习近平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习近平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习近平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习近平
  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
  ——习近平
  环保也是生产力。
  ——李克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是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中国把生态环保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将继续加强同世界各国、国际组织的环境合作,深入推进国际环境公约的履约,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推动人类环境与发展事业。
  ——李克强
  [深入分析]
  一方面,我国GDP总量已经名列世界第二,在此情况下,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继续扩大的空间已经不断在缩小,基于资源和环境投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也已经走到了尽头,为了使国家发展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有必要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的方向过渡,这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经济转型和发展的自身需求。
  另一方面,在举国上下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中,生态文明的观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以毁坏绿水青山、牺牲蓝天白云的代价换取GDP一时的增加。这些情况表明,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经济的繁荣、政治的民主、社会的和谐、精神的文明,更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由奔小康到要健康,对茂密的树林、干净的河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森林和树木,在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形势下,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依法保护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
  [具体表现]
  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压力继续加大,主要表现在:
  一,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
  二,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
  三,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四,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
  五,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居高不下,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压力不断加大。
  七,环境保护法制尚不完善,投入仍然不足,执法力量薄弱,监管能力相对滞后。
  同时,随着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
  [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原因]
  一是唯GDP的政绩观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二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环境压力日趋强化。我国粗放工业模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能源、钢铁、水泥等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日益盛行。如果不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势必带来更大的环境压力和生态风险。
  三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环境责任的压力日益加大。我国对外产品出口承担了巨大的生态环境逆差。
  四是环境管理体制不顺、能力支撑不足和法制不健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制约环保事业发展的体制问题依然存在,环保队伍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环保监管力量与日益繁重的环保任务越来越不适应。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需加修订,“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强化保护。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环保惠民,促进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将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洁空气、吃上放心食物等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逐步实现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从源头预防,把环境保护贯穿于规划、建设、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将解决全局性、普遍性环境问题与集中力量解决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环境问题相结合,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坚持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和行业实施有差别的环境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取更加积极的环境保护措施。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政府引导,协力推进。坚持政府引导,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动员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探索以市场化手段推进环境保护。
  [对策措施]
  一是探索环境保护新路。
  要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搞好顶层设计,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入手,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形成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
  二是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
  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
  三是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环境保护税立法,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费标准。
  四是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大气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
  要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要贯彻落实《大气十条》,采取稳、准、狠的措施,重拳出击、重点治污,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五是狠抓节能减排。
  要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节能、循环经济、环境治理三大类重点工程,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要注重运用价格机制和市场办法推进节能减排。
  六是严格考核问责。
  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终身追究。
  【申论范文】
  生态文明需要向“污染经济”坚决说“不”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突出。环境资源的约束加剧,过度依赖能源资源且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更加凸显,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河北沧县“红豆水”事件、云南阳宗海砷污染、湖南郴州血铅事件等污染事件,不仅严重破坏当地环境,更对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一系列的污染事件表明,我们所发展的企业频繁成为水体污染事件的“元凶”,在触痛社会公众神经的同时,也在拷问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良知:我们是需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还是在经济发展中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永续发展之路?
  诚然,大批高耗能、低产出、大排放、重污染中小型企业的存在,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它们在特定时期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支撑拉动地方GDP增长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惨痛的污染事件一再发生,暴露出了我们长期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甚至为追求眼前经济的“数量增长”和政绩的“加分因素”,就是在党中央三申五令转变发展方式的今天,依然不惜断掉子孙后代发展之路谋求一时GDP的增长。
  痛定不仅要思痛,更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在快步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方式,我们为什么发展,我们发展为了什么,我们该怎么发展,我们该发展什么,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重新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忍痛割掉那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起来的产业,向“污染经济”坚决说“不”。
  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一再叮嘱: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这需要我们经济发展思维和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在具体实践中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大批高污染企业长期存在并一再威胁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部分地方为某种利益对这些企业的发展及其违规排放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中央有关精神没有领会好、没有贯彻执行好,甚至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们需要“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坚决做到不换发展思路就换人,毁了生态环境追究人,用制度管人,按法治办事,约束规范大家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在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环境里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5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人口政策和养老服务

更多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3 http://www.hb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12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