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武汉 黄石 襄阳 荆门 宜昌 黄冈 鄂州 十堰 孝感 荆州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湖北公务员考试网首页 >> 申论资料 >> 申论范文

湖北公务员考试预测试卷及答案(1)

Tag: 湖北公务员考试预测试卷答案 2010-02-08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请考生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要求作答。

  2.本试卷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请考生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所选项涂黑。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中国成立60年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2009年开始,要逐步实行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2009年先从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做起。

  而在此之前,已经有媒体广泛报道称,鉴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大学毕业生转而“回炉”重读技校,甚至有“回炉”后在技校重新找到“感觉”的学生称:我的大学真是白读了!尽管这样的个案未必具有普遍意义,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证明,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接受职业教育可能是更现实的选择。

  综合上述两条消息,我们或许可以判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有实际的社会需求,也已经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国家决策部门在财力、政策等方面的鼎力支持,职业教育有望在今后的整体教育格局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也将因此使中国的教育格局更加趋于合理。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并贯穿整个计划经济时期,为了配合迅速建立基本工业体系的国家目标,中国教育格局也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按照严格比例建立了综合大学、专业学院、中专、企业技校配套的教育体系。这一教育体系按照计划中的人才需求,按比例地向社会提供初、中、高各级各类人才,以满足企业及其他单位的人才需求。

  随着计划经济被打破,人才这个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率先产生流动,人才市场“按需定教”的格局被打破,尤其是随着大批国有企业的改制,企业技校被大量取消,技术工人的社会化培养却没有及时跟进。随后出现的高等教育大跃进,又极大地压缩了大专、中专等中级技术教育的空间,导致我国高、中、初级技术人才的比例严重失调。

  经过数次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发布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的好消息;另一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与此同时,却是初、中级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的紧缺状况不仅未见改观,甚至有日益加重的趋势,以致出口市场稍有起色,东南沿海地区就会出现严重的“技工荒”。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制造大国而言,这种重学历教育、轻技术教育的观念和由此而产生的教育格局的失衡,显然已经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制造”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我国产业升级缺乏足够的后续动力。

  反观德国、日本等技术领先的制造大国、经济大国,莫不高度重视技术教育的发展。有资料显示,德国青少年在完成9至10年的义务教育后,只有30%的学生会选择升入普通高中继而接受大学教育,其余70%左右的学生则会选择各种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这种对技术教育的重视,对技术人才的崇尚,不仅造就了“德国制造”的卓越声誉,而且也奠定了德国从“二战”废墟上迅速崛起为技术大国、经济大国的雄厚基础。在日本,虽然大多数学生在结束义务教育后,会选择普通高中以求继续深造,但日本企业传统的终生雇用制,使得以企业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可以持续每个工人或技术人员的一生。

  在一定意义上,中国正在重复日本、德国由制造大国,发展为技术大国、经济大国的发展之路。而这个过程能否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有一批经过专门训练的初、中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替代目前的流水线女工。没有人才的升级,就没有产业的升级,对一个企业如此,对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更是如此。

  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均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财力,按照“一流大学”的目标,建设了一批硕大的大学。大学大、大学生多,终归不能算是坏事,但一面是大学毕业生求职无门,以致各地政府不得不开发出带有救济性质的“公益岗位”,招收、安置大学毕业生,一面却是初、中级技术人才的极度短缺,这样的悖论结结实实地证明,我们的教育结构确实存在极大的失衡。现在,确实到了像重视“一流大学”那样重视技术教育的时候。

  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是体现这种重视的第一步,接下去能否真正以操办一流大学那样的决心,来建设一流的职业教育,能否把关注的目光和热情,都更多地投向职业教育,才是它能否发展的关键所在。

  2.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遭遇了就业寒流,但在大学生感慨找工作难时,全国职业学校毕业生们却悄然走俏,成为了就业市场的宠儿,沈阳市120余所职业学校3万多名毕业生,2008年总体就业率高达98%,职校的学生们说他们不仅能找到工作,还能挑个好人家。

  职业教育的发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展现出了活力。1980年,国家开始对全国中等教育的结构进行改革,重点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倡各行业广泛举办职业技术学校,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各个岗位上对人才的需求。

  1996年,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和实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当年在全国中职教育的招生数达到新时期的最高数量,高中阶段,职教与普教招生数比例首次超过了一比一,但从90年代末开始,与高校的扩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却迎来了一个下滑期,一直到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职业教育才有了恢复性的增长,但总体规模依然偏小。

  到2004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50万人,与此同时,技工荒开始困扰着中国经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之下,2005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加起来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了1100万人,在校生的人数也已经超过了3000万人。但是尽管职业教育享受到了国家的扶持,也在就业率上展示了傲人的成绩,但他的发展也依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师资力量薄弱、培养机制不科学、教学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偏低等严酷的现实,在这个经济寒冬中,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势必也将面临着艰巨的挑战,此时此刻,如何能够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更显得尤为重要。

  3.上海市出台了“允许高技能人才延迟退休”的政策。原因就在于,尽管目前上海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已升至19%,但与城市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方面是“就业难”,另一方面却是“技工荒”。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错位,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

  近年来,北京等大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但一线专门人才严重不足。北京有8所高校开设与轨道相近的专业,可由于课程设置传统,很难被企业接受。北京市交通学校瞄准市场需求,引进海外轨道交通成功的职业人才培养课程和培训模式,建立起与之配套的实训基地,不仅满足了北京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还为全国轨道交通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

  北京市交通学校校长李怡民说,紧盯经济发展走向,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以就业“订单”为导向,把产业优势转变为专业优势,职业教育才能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科教兴国是国家发展强大的战略目标,“订单式”培养则是职业学校的生存之道。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说,资金、技术、少数尖端人才可以引进,但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只能靠自己培养。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必然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2〗4.中科院院士杨福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美国中学生,凭成绩可以进哈佛,但却选择了一所烹饪学院。这所学院的录取率和哈佛一样低,学费比哈佛贵。原因很简单,一是这所烹饪学院产生过许多世界级的大师,二是家长很尊重孩子的意愿。“而在中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说。

  生源,是一些职业院校校长无奈的话题。“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重文凭学历轻实际能力。受传统的人才培养和使用观念影响,许多家长希望孩子通过考高中、上大学,进机关、当白领,拥有一个‘干部身份’。”孝感工业学校校长程文辉说,社会观念的改变,与深化改革相适应,任重道远。

  “社会观念不会轻易改变,但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是我们的责任。”这是专家学者的心声。怎样解决实训经费短缺问题?怎样提高教师水平?他们纷纷建言。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技能培养需要实训环境,成本更高。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名学生每学年学费为5500元,而培养成本就要6600元。由于原材料价格高,一些学校在实训中不得不用木头、肥皂代替钢、铜等工件。

  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减免有关税费、实施职业教育扶贫计划……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大卫说,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对发展职业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基础薄弱,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他建议,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立法的经验,规定企业必须承担学生实习的社会责任,并在税收上给予优惠。www.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没有良好的师资,就教不出受企业欢迎的学生。天津市教委主任靳润成说,职业教育如果只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办成普通教育的“压缩版”,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很难适应社会需要,职业教育势必陷入发展困境。

  作为国家唯一的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天津在探索教师加技师的“双师型”师资建设中取得良好效果,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两个月,各院校还从企业引进优秀专业人才任教,40%的专业教师拥有双职称……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率已达96%,在部分沿海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就业率超过了普通高校。可以想见,就业和教育的传统观念转变之时,就是职业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之日。

  5.农民工返乡问题成为日前在昆明召开的政协云南省第十届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员会在向大会提交的提案中建议:“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促进云南省农民工及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

  委员们认为,目前的职业院校还是以学历教育为主,没有全面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职业教育的资源没能很好地利用。受金融危机冲击,春节后农民工就业问题变得十分严峻,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更加艰巨。

  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为此提出,职业院校在这一形势下,应该调整办学思路,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提案建议,各级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应通力协作,重视职业教育在地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要求共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使职业院校参与到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地区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要求制定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指导性目录,并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农村劳动力素质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方案,通过培训并参加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帮助受训者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并加大其就业的机会、获得较好的薪酬。

  民进云南省委也在大会上建议,各地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在当前形势下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利用有限的资金,使全省农村劳动力总体上从体力型、数量型向技能型、质量型转变。另外,当前省内许多城市都在大力招商引资,应积极配合各个落地招商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单定向培训,对培训、介绍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定补贴和奖励办法,并加强校企合作,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家庭困难的失业农民工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单项职业能力证书的,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据悉,日前,云南省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解决农民工就业等问题,其中明文规定:“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面向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根据返乡农民工的特点开设专业和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6.英国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而且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学院教育文凭在地位上有对等的关系。据了解,英国包括贸易、服务、工程、建筑、制造业等在内的11种大的行业(约占全国工作岗位的90%),都实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英国教育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英国提供职业教育的继续教育学院具有时间安排活、课程设置宽、学生来源广、实习场所全、教学质量高等特点。在英国,几乎所有主要的城镇都有继续教育学院。这些继续教育学院主要为当地的成年人和16岁以上的青年人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在英国,大多数继续教育学院和企业界、用人单位、当地社区组织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英国还建立了现代学徒制度。每个行业的学徒培训计划由NTO制定,培训方式是在工作场所,由师傅指导。现代学徒结业后,可结合工作继续学习高等教育课程。

  当然所有这些措施的实施与英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充足的经费并制定了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密切相关。

  7.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从1917年《史密斯—休斯法案》开始,到《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几十年来,美国政府颁布了数十部法案,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

  美国在高中就开设了职业教育课程。1999年,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曾选定最流行的6大行业中28种不需要学士以上学位的典型专业进行调查,有91%的高中毕业生取得了不同的职业教育学分。

  除了公立职业学校外,美国还积极鼓励各部门、行业、私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此外,全美国有农民俱乐部5万多个,帮助农村青年学习各种专业技术,制定生产计划,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在财政支持方面,美国的财政实行联邦、州、地方三级预算制度,而且州政府逐渐成为了第一投资主体。美国对公立义务教育不分城市和农村均实行一体化的财政管理体制。

  8.在德国,“双元制”教育(也称“双轨制”)是德国实行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双元制”是同时在两个地点,有两个施教主体,也就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中进行教学而得名。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里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元制”的主体,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双元制”是由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组织实施的三重负责制。

  职业教育在德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学生初中毕业后第二次分流,是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而定;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包括企业及其他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培训),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培训)为基础,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既可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

  9.“你帮我拉一个学生进校,我们给1000元的提成;拉到10个生源,提成将增到1400元/人。”厦门一职业院校的体育老师以为记者人脉广,多次希望帮他拉点“人头”。被问及有没有分数要求时,这位老师毫不讳言,“分数越低我们越感兴趣”。

  事实上,不少中学毕业班的老师也接到类似电话,在泉州一中学任班主任的杨老师告诉记者,一家民办院校的招生老师还想拉拢他当招生代理人,并许诺“干得好的话,一个月收入超过老师一年收入”。

  针对“高抽成”拉生源的做法,集美一家民办职业学校的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是公开的秘密”。

  “这是一个层层都有钱赚的事情”,资深的招生办主任林先生,曾对泉、厦两地民办院校的生存问题做过调查,他向记者披露了类似民办院校的招生利益链条。林先生介绍,由于一些民办院校列入“统招”比例的生源不多,其要生存,计划外招生必不可少,“较早使用高抽成拉生源的是江西的一些民办院校,有时一口气就来福建拉走数百人,之后本地的一些院校开始效仿”。

  “比如学校下达1000人的招生任务,并确定1500元/人的招生经费后,顶端的招生负责人就有150万招生经费。”林先生说,多数学校都会派“招生代理人”在各地布点,他们一般会与各地学校联系,“退休校领导,一些比较差的学校的班主任、任课老师,都是这些招生老师的最爱”。林先生透露,这些中学的负责人或班主任、老师,利用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动员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去读民办院校,成功率很高,“每介绍成功一名,他们就可获得数百元甚至高达千元不等的‘感谢费’”。

  按照相关校方的说法,这些招生代理人是最大的获利者。记者从一所民办院校招生办主任处得到的一个说法是,在这短短几个月招生中,有招生人员月赚十余万,“我就接触过一个招生代理人,通过和学校合作,一口气招了近两百名学生,佣金有20多万元”。

  但民办职业院校却是最后的获利者,“招一个新生,一般要在学校读二至三年,招生老师只在学生报名的第一年拿提成。这样算下来,学校虽然花了一些钱,但仍赚取了大头”。一些招生代理人表示,部分民办职业院校的非理性争夺生源,才是造就招生代理人暴富的真正原因。

  10.福建省一家高职院校的负责人表示,招生乱局使民办高校陷入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违规招生损坏了学校声誉,只好投入更多人力、用更高的成本招生。招生人员庞杂,不计后果争夺生源,学校的声誉一再受损。“生存是第一要务,没有生源什么都不用谈,民办高校也有无奈之处。”这位负责人说。

  激烈的生源争夺让招生成本不断推高,学校不堪重负。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全校588名教职员工中,招生人员就有110名之多,每年四五月份开始,该校就要往省内外派出大量人员设点招生,涉及省市达16个之多。

  “羊毛出在羊身上”,高涨的招生成本最终要由学费来埋单。厦门一家高职院校学生告诉记者,今年暑假他在本校招生老师的“领导”下,回到老家去招生,并顺利招到了两名自考生。“招一个可以拿七八百元的报酬,招生老师比我们拿得更多。”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院长丁国强介绍,因为缺乏财政支持,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一是靠股东自掏腰包,二靠银行贷款,三靠学费收入。在股东自有资金投入不足、银行贷款有限的情况下,学费收入成了民办高校最为稳定的资金来源,因此招生工作也就成了民办高校的生命线。

  “我搞了一辈子的教育,你说我喜欢去搞坑蒙拐骗吗?”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汤秀奎告诉记者,民办高校要想发展壮大,“钱”是最大的瓶颈之一,其中的坎坷与艰难很少有人知晓。

  据介绍,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的投资人将7000万元的自有资金投入办学,经过6年的快速扩张,目前已发展成占地5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在校生8000多人的规模。学校在银行贷款有9000多万元,几个重大基建项目正在进行中,资金链已十分紧张。汤秀奎说,投资人已经为办学倾注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个人很难再为学校输入大笔办学资金。

  吴仁华表示,囿于资金压力,大多数民办学校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规模扩张、收费办学、低水平运作,从而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随着考生数量的逐年减少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高校也将逐渐完成从补偿性教育到选择性教育的功能转变,‘以生养校’模式难以持久,一些不注重品牌、特色和教学质量的民办高校注定要被淘汰。”

  三、作答要求

  1.请结合“给定资料”,归纳总结我国为什么要加强职业教育?(1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超过350字。

  2.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如何加强我国职业教育?(20分)

  要求: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00字。

  3.针对资料6、7、8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结合资料5中提到的农民工职业培训,请谈谈国外经验对我国当前的农民工培训的启示。(10分)

  要求: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250字。

  4.某部门针对职业院校争抢生源的问题召开研讨会,有人提出了“四点对策”。

  其一,各级政府要将职业教育放在教育问题的第一位来抓,尽可能多的为职业教育学校拨付教育经费,确保职业教育学校拥有足够的办学资金。

  其二,对初中毕业生实行扩招,扩大职业教育招生人数。

  其三,对职业教育学校实行分片划分,本地区的学校招收本地区的学生,实现点对点的有序招生。

  其四,加大对城市生源的招生力度,以保证职业教育院校教育经费充足,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大农村生源的招收力度,对农村生源实行免费,从经济上解决生存竞争问题。

  这“四点对策”,内容上、表述上都存在问题。请指出这份“对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20分)

  要求:(1)明确指出存在哪些问题;

  (2)写出相关的修改意见(包括写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条理清楚,字数在500字左右。

  5.就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进行论述。(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范文)

  1.答案提示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一举多得的重大举措:

  首先,可以通过增加职业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其次,加快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适应危机状态下国家产业升级、行业技术革新和企业经营调整的紧迫需求,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大举措。

  第三,有利于为国际经济形势好转、我国新一轮的经济腾飞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

  第四,为初高中毕业生、新生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和下岗职工提供在校学习机会,缓解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

  2.答案提示

  一是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采大赛,促进各职业学校发展特色教育;

  二是增加职业教育投入,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三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出口拉动入口;

  四是建立和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

  五是加大新闻宣传力度,支持和鼓励新闻媒体加强职业教育宣传,逐步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

  3.答案提示

  (1)在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方面,政府要转变职能,提供政策、服务和构建教育培训的机制和平台;

  (2)建立并不断创新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投入的教育培训机制;

  (3)落实培训参与方的责任,构建多方利益主体参与的长效培训机制;

  (4)整合现有的培训教育资源,发挥其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

  (5)加强法制建设,为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

  (6)实行职业资格考试,严格执行劳动准入制度;

  (7)因地制宜,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构建服务的平台,提高培训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4.答案提示

  题干中的对策存在着片面、缺乏可行性的问题。

  对策一“将职业教育放在教育问题的第一位来抓”的说法不准确,而且尽可能多的拨付教育经费的提法缺乏可行性。

  对策二“对初中毕业生实行扩招”的提法过于片面。

  对策三的提法缺乏可行性,并且此提法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对策四缺乏可行性。解决经济上的生存竞争问题,确保职业教育院校经费充足,并不是通过加大对城市生源的招生力度来实现的。

  要想解决职业院校争抢生源的问题,需要:

  首先,制定职业学校学生平均公用经费标准,各级政府依法督促职业学校举办者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确保学校正常办学经费来源。

  其次,努力扩大职业学校招生对象和服务范围。职业学校不仅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而且要面向城乡在职职工、下岗职工、转岗人员以及复转军人等开展招生。

  再次,进一步扩大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规模。继续发挥东部和城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好、发展机制灵活的优势,对口招收西部和农村地区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实行东西联动、城乡统筹,资源共享,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最后,加快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的实施工作,对农村生源学生实行免费。各级财政按照一定标准将学费拨付职业学校。解决其学费来源问题,从经济上解决生存竞争问题。

  5.答案提示

  金融危机下的职业教育

  当前我国进入了劳动力就业高峰期,就业供需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都十分突出。我国在转轨过程中,由于体制因素引发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必须引起重视。这种“结构性失业”是由“市场滞后”的体制性因素所引发的。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大学扩招过快、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错位,教育结构上的不均衡、不合理等。

  目前,大部分新增岗位都需要特定技术,缺乏相应的技能也就无法就业。据报道,北京等大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但一线专门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北京有8所高校开设与轨道相近的专业,但由于课程设置传统,很难为企业接受。与此同时是各地职校遇到的生源荒,大部分的初高中毕业生不愿意就读职校。

  一方面是社会极大的需求量,一方面是令人尴尬的生源荒,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今天,职业教育“供”与“需”间反差如此之大,颇耐人寻味。

  从2005年开始,职业教育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810万人,比世纪初翻了一番;高职院校招生总数为283万人,也占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50%。职业教育无论院校数量、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都占据了“半壁江山”。

  但数量上的不断扩大并不能掩盖职教发展中的问题,职业教育依然处于社会偏见、生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匮乏、供需脱节等种种困顿包围中。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从总体上看,这方面的人才仍然大量短缺,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大力发展、不断提高。

  坚持以促进就业创新职业教育。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快职业教育是一条有效途径。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和体系,制定、完善有利于群众特别是贫困家庭劳动者积极参加职业教育的助学制度,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教育内容,引导、扶持社会力量联合办学、订单办学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以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就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以改革的新突破、创新的新机制和开放的新局面,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更多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3 http://www.hb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12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